-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数[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收[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征[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刊[05/19]
看!延边未检的“硬”装备和“软”实力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媒体合影留念 采访交流会现场 2020年11月17日,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特别策划的“感知一线司法温度 讲好基层检察故事”大型基层行活动采访团,走进第三站——吉林省延边州人民检察院
媒体合影留念
采访交流会现场
2020年11月17日,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特别策划的“感知一线司法温度 讲好基层检察故事”大型基层行活动采访团,走进第三站——吉林省延边州人民检察院。
未检工作区专业化设施
“看,这就是我们的未检工作区”!门牌上的背景颜色到字体设计都采用的是暖色调和小清新,像极了孩子们最熟悉的学校风格。背景墙上一幅检察官小姐姐和小朋友们手拉手的温馨画面,醒目的“未检护航”宣传标语将采访团成员带入了未检工作的温暖氛围中来。据检察官小姐姐介绍,当未成年人走到这里第一感受也是亲切而轻松的。
未检工作区专业化设施
硬支撑:六个“一站式”办案场所矩阵强势引领
“等候舒缓室”“心理疏导室”“未检询问室”“检察治疗室”“宣泄室”让人眼前一亮…… 沙盘、心理测评一体机、交互式一体机、按摩椅等高科技、人性化的配套设施是延边未检工作的坚实阵地,也是守护未成年人的温暖港湾。
近年来,延边州检察机关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建设,强化硬件建设,在全州两级院一个不落,全部配备未检专区。同时,持续发力,率先在全省建成集办案区、心理疏导、法治宣传区、“一站式”办案区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专门区域。
现延边州暨延吉市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区内的“一站式”办案场所、和龙市检察院在和龙市人民医院建立的“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汪清县检察院在汪清县公安局设立的“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工作室”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珲春市院、安图县院、敦化市院在紧锣密鼓地改造升级和规划中……六个“一站式”办案场所的建立,通过“检察+医院”、“检察+公安”全方位“一站式”办案场所实现一次性询问、取证、检查和开展心理疏导,能够有效避免“二次伤害”。为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加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实现对未成年更加专业化、精准化司法保护的同时,将有效推动公安机关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软服务:14年“回头看”9个典型温暖升级
“从17岁到现在一直感念你们没有放弃我,感恩社会对我的爱护,我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种的粮食回福利院,看望送去自己的一份爱心。”这是一位从和龙观护帮教基地走出来的实际受益未成年人,曾经的“失足少年”在检察机关长达五年时间的帮扶守护下学习法律、农业知识,回到老家重新开始。现如今的张某是村里的致富领头人,成为了种粮大户还开了小有规模的商店,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再也不会去找那些混混玩了,因为没劲!延边的咖啡厅很多,我以后养活自己没问题”。通过未检检察官“因材施教”的引导鼓励,郑某从最开始的消极抵触到最后找到兴趣爱好并发展成了职业,他积极学习咖啡知识和制作技术,乐观自信的交朋友,郑某喜欢上了现在这样的生活,迅速戒除了网瘾,融入集体,并开始重新规划人生。看到了郑某的这些变化,未检检察官们的心也落地了。
他们,在懵懂的年纪走了弯路,黑暗中有一双手紧握着,温柔而有力量,从“希望福利院”到“咖啡故事”,延边州未检观护帮教基地自2006年接收第一位涉罪未成年人起,截至目前已成功帮助9位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重新回归社会。
2020年4月起,延边未检持续发力,联合和龙市青龙渔业、珲春金马技工学校等社会力量,成立“阳光启航”、“为爱护航”等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未检工作源源不断注入活力。
重预防:法治教育基地干货满满“普法到家”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预防重于亡羊补牢”,如何有效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延边未检工作一直在探索实践。2020年10月14日上午,安图县人民检察院在明月镇龙泉村举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落成仪式。该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由县纪委监委、县检察院、县司法局联合建设,将古代廉政文化、家风文化与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案释法、以案施教、以案释德,让广大青少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zonghexinwen/2021/0210/624.html
上一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吉林延边苹果梨栽培
下一篇:延边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稿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