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数[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收[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征[05/19]
-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刊[05/19]
解读城市边缘人——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改革25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巨大的流动人口和城市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这个以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为标签的群
“改革25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巨大的流动人口和城市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核心内容。”农民工,这个以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结构为标签的群体,是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时代产物”。青年农民工作为年龄在15~35岁之间的新一代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籍、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研究青年农民工这个特殊的成人群体的生存状况、发展境遇、学习诉求成为成人教育学科的矢志追求和应然使命。近年来,社会、政府、学界、机构关于农民工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宽,研究范畴不断拓展,研究目标不断多样,研究内容不断深化,掀起多次学术研究热潮。[1]显然,对农民工进行全面性与全程性的研究极具创造性与现实性。其中农民工群体特定生存境遇下的学习行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成果丰硕,而将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联系起来的研究成果分毫析厘,较为鲜见。基于此研究现状,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崔铭香副教授所著的《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一书应时而生。该书视角新、切点准、基点实,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青年农民工进行深度访谈,收集大量的案例材料丰富了理论内涵,研究特色鲜明,不仅凸显出应有的学术价值,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宝贵资料。
本书为广大读者展现出多幅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中立足与生存、学习与工作、成长与追求的生动画卷。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该书主要呈现出如下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与时推移——选题应时代性
“文不按古,匠心独妙。”选题原则应涵盖以下几个因素:一注重社会效用和现实意义,二突出学术价值,三坚持可行性。社会效用和现实意义作为首要且关键原则,是指选题需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准确把握社会问题、时局动态和热点话题,随时代而生并应时代所需,为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为实践研究指明方向探索道路。《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重视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崔铭香副教授《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一书响应时代发展要求,应运而生。以青年农民工为研究“主角”,以其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为研究“文本”,通过零距离地深度访谈了解“城市力生军”背后的生存与学习故事。社会学家认为,关注并解读青年农民工的生存与就业问题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之举;人类学家认为,通过教育和培训的途径推动青年农民工社会地位和职业身份的变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农民工身份市民化的高效举措;经济学家认为,应努力提高青年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改善其就业困境,转化为优质的人力资本;教育学家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应倡导并鼓励全民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
从时代性的视角审视本书具有以下两点现实价值。一方面,符合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倡导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时,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理念,鼓励社会全体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青年农民工作为“中国特色”的成人群体,研究其工作境遇、学习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个人发展层面有利于青年农民工群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地位的改善;从社会进步层来说面有助于加速国家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从学科建设层面来说有助于丰富成人教育学对成人学习样态的认知,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利于化解社会矛盾。青年农民工作为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下的真实体验者,也是身份歧视的受害者,是当前我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工身份市民化、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需要重视青年农民工的教育诉求和工作愿景,给予他们必要的人文关怀和政策保障,才能促进他们快速、无障碍地融入城市当中。
二、行之有效——方法重适切性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直接影响研究的效果、效率和效能。崔铭香副教授在《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研究》一书中,打破教育科学研究从文献到文献、重理论轻实践的常规方法,在理论基础的支撑下侧重社会实证分析,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各种资料收集方法对青年农民工的学习行为和生存境遇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2]从生存与学习境遇研究以及从青年农民工这个成人群体的角度进行审视,对本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开放性访谈法,即没有固定访谈问题、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看法。[2]尽可能地避免访谈提纲对受访者思维有所框定和限制,让受访者的“思维之马”自由驰骋,最大限度地获取宝贵资料。本文的研究过程分三个环节推进。一是准备阶段,包括进行预访谈练习为正式访谈积累相关经验和筛选合适的访谈合作者;二是正式访谈,依据访谈提纲对受访者展开访谈,过程中使用录音笔进行录音并逐句转录;三是成文阶段,将收集的有效资料“打散、重组、浓缩”整合成“故事”的形式,将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与学习行为娓娓道来。质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有效运用将新鲜的“血液”输送到青年农民工的研究领域,将读者带入并感知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以“剧中人”的身份观察其生存境遇、学习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关系,较强的故事性描述不仅真实生动且吸引眼球。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qikandaodu/2020/0721/389.html
上一篇:赣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下一篇:高职课程思政深入研究的思路及学报平台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