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的实效

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19 17: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今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体现在高校的办学目的和方向,即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高校一定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思想政

当今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体现在高校的办学目的和方向,即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高校一定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让大学生在严峻紧迫的多元化现实中能够树立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使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本文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为视角,研究高校各环节如何形成协同效应,以通力完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虽代表着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但其内涵广泛,有诸多内容层级。故影响协同育人合力机制整体功能的发挥不是几个内容之间的简单整合,而是与其相关的所有力量的整合,坚持发挥系统论中各环节要素协同互补的“几何式”合力效果大于各力量机械相加之和的效果,即“协同”是基础,“育人”是关键,“合力”是要害。

1.政治方向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必须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以此为教育的总方向,围绕“立德树人”,为国家培养优势的生力军,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

2.1 临床特征及病理诊断 3例病例均为双胎之一完全性葡萄胎。1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受孕,1例为双子宫受孕。孕妇平均年龄27岁(22~31岁),见表1。

2.协调整合性

协调整合既要关注全面,也要跨越相对单一,相对独立的教育资源,动态的发挥各个教育力量的最大功效,只有充分挖掘并协调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才能取得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的效果。

3.时代动态性

高校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是关键问题。我国高等教育一路以来的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即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学,因而高校高举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坚定自觉的落实根本任务就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摆在首要位置,而新时期研究落实根本任务更好的发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必然要求的体现。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的必要性

1.新时期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时代在发展,快速的信息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受教育的环境,这些并非僵化不动的变化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时时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中,各个环节力量都不得不在时代背景下调整教育方法,不得不在动态中相互协调。

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各科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也是各个课程的应有之意。回归到教育本质和育人目标,各科任课教师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学习内化,使得各门课程都参与到高校立德树人的伟大工程之中,育人目标融汇于各科教学当中,建立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共生互补机制,深入挖掘互补资源,寻求更加契合的教育方式,达到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的优化状态,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

报名截止日期:2018年12月8日。联系人:Pascal Escande,Florence de Tezan;联系地址:Piano Campus - Journées Internationales de Piano, BP 30012 Pontoise, F-95301 Cergy-Pontoise Cedex, France;电话:(+33)

中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是人类探月史上的重要篇章,对人类进一步了解月球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书主要介绍宇宙太空的知识和嫦娥探月的历程,包括即将开展的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及火星探测任务的介绍。书中设有翻翻页、小册子、大立体等70余组互动机关,让小朋友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探月工程,开启他们的航天梦想。

2.新时期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更多视角

新修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从 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已全面投入使用,结合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传授知识中注重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积极教育引导高校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所见所感的事物事情,正确认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将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实现最大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指明方向、提供平台。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的途径

1.立足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国高校正在向建设“双一流”迈进,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新时期在准确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特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更多视角。

2.同向同行

近期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仍然是以燃煤发电为主。由于燃煤机组不断完善,电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粉煤灰排放量急剧增长。1985年火电厂排灰渣总量达3 768万t,到1995年增加到9 936万t,到2007年粉煤灰排放量达到3亿t。按全国平均计,每增加10 MW装机容量,每年将增加近万吨粉煤灰的排放量。到2010年粉煤灰排放量已达到3.3亿t。按目前的排放状况和利用水平,冲灰用水量和储灰厂占地将增加一倍,分别达到30多亿吨和6.6万多平方米。对于我们这个水资源缺乏、可耕地人均占有率很低的国家来说,如何作好粉煤灰的利用和处置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3.拓宽渠道

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团组织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建立服务型高校党团组织。在推动建立服务型高校党团组织中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以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高校组织为载体,发挥高校各个领域中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党员教师齐抓共管,协同育人,以增强大学生“四个意识”为内容提高高校职工的政治工作能力,身体力行地积极组织动员青年大学生团员党员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优化主体

高校教学岗和教辅岗、行政管理岗和后勤服务岗上的各个主体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课上与课下、课内课外等环节互补方式方法,以信息化大数据一体化为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在高校中潜移默化的作用,细致具体的管理和服务大学生,使大学生在全方位育人中既勤于学习又勇于探索创新,既增强心理调适又促进人格完善,进而在高校中形成时时处处在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下健康成长的“三育人”氛围。

5.载体支撑

在欣欣向荣的数字时代,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占领互联网这个制高点,利用信息技术以全方位全视角覆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互动宣传,交流联系等作用的载体支撑,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形成传统载体与新兴载体优势同行,密切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尤其是学生网络思想动态,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增强网络的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大学生这个使用网络强大的主力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中应当注重实践教学,系统设计全方位育人教学体系,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强化第二课堂的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作用,组织高校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融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课外活动中,坚持认知与实践同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完整的有机体,其中不同要素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缺少任何一项都是不完整的。因此,就要根据当下形势与要求,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合力机制实效性的新视角、新观念全面引导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奚红.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

[2]王文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9).

[3]毕宇晓,李平,刘真真.转型时期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弱化消解对策[J].高教探索,20 16(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64(2019)06-0014-03

收稿日期:2019—09—12

作者简介:王丹丹(1985— ),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来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ybjyxyxb.cn/qikandaodu/2020/0519/348.html



上一篇:自媒体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
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文化教学的策略和反思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投稿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版面费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